part one----機遇與努力
回想自己接整個定單的過程,并和大家分享經(jīng)驗,也讓自己有個好好的總結(jié),并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指導,是我發(fā)表這一帖的主要目的。其中我有些體會,請大家分析。那么就始我們的話題。
今年7月,我們工廠來了一個香港客戶和她的南非客人。接待的是我們總經(jīng)理,我的頂頭上司,還有我。由于客戶是香港的,懂國語,那么跟我總經(jīng)理和頂頭上司的交流當然沒有問題。我也不用給他們翻譯,況且報價上面當然是由我們老總來了。我把客戶的要求和我們談的條款都記錄了下來。其中最吸引我老板降價的是客戶準備訂一個型號的取暖器2萬臺,其他型號還有幾千臺。結(jié)果,我老總一下給殺了5毛美金,對一般的取暖器10幾塊美金來說,這個降價幅度可真夠大的。難怪很多采購不愿跟業(yè)務(wù)員談,業(yè)務(wù)遠最多也只給個3毛美金,降多了,老板不殺了我們?當時我一聽我老總降這個價格的時候,我真大吃一驚,心里不斷地盤算價格。一切談好,客戶他們就走了,他們還要去其他工廠詢價,走的也比較急。因為這樣詢價的客戶也有很多,見怪不怪了, 我們老總和我上司也沒多大感覺,就相當于一個普通的客戶一樣,跟我說,那你回頭。我說好的。當時客戶在的時候只留下了一張名片給我的上司??蛻糇吆?,我跟上司要了客戶的email就權(quán)當是唯一的方法了。
體會:什么樣的報價可以在第一時間吸引你的客戶?一味的降價嗎?按照當時的成本來計算,我老總報的價格是有吸引力的,但是并不是說其他的工廠報不出這個價。并且有時候報過低的價格會把客戶嚇跑。還有,記得一定要問你客戶要名片,如果覺得你老總有了,你同事有了,你的誰有了就好了,那是絕對錯誤的!但我當時是,我進去樣品室的時候,我老總和客戶已經(jīng)互相介紹完畢了,所以我沒有拿到名片。我到現(xiàn)在還是非常懊惱這個事情。。。
我當下就給客戶發(fā)了一封說了些感謝來我廠啊什么的,然后我們所談的是什么,給客戶一個很清晰的list??蛻艋亓艘环庑?,要求我們先準備樣品,并且他們有專門的工程師會來我司測試,測試通過后才寄樣到香港。那么一切都有序進行。樣品通過后過了大概兩三個星期,時間到了8月份,這期間客戶一封信都沒有給我回(比較擔心)。就在這個時候,我到了一個客戶的再次確認信和一個offer,這個offer使我大吃一驚??蛻舻拇笾乱馑际?,我們正在向我們的客戶爭取一個定單(投標性質(zhì)),想推薦你們的產(chǎn)品,請確認我們當時所談的價格沒有變動,具體請看附件。我看了看附件,定單涉及約20多種型號,28萬臺產(chǎn)品,總價值350萬美圓(她按照上次我老總的報價計算)。并且出貨時間在06年1月。說實話,當時是呆了。我才了3個月的外貿(mào)。真有這么大的定單嗎?我趕忙報告老總和上司。我老總和我上司都問是哪個客戶,我說就是上次帶著南非客戶來的香港客戶。我上司立馬要我給他這封信。我就原封不動地傳給了他*(這里我要個記號,后面會用到)。當晚,我拿著文件詢問了我的叔叔,他是公司的董事長。對于這個單子他并沒有驚訝,并對我說報價要仔細考慮后再出口,降一分美金,就是好幾萬。談了以后我考慮了一個晚上。第二天,給客戶回了信,我糾正了一些她表格中的錯誤,實際上有些產(chǎn)品我們并沒有給她報過價,她按照同類定價了,所以我修改并降低了這些產(chǎn)品的價格(未報價的比已經(jīng)報價的便宜)。我跟她說我們的價格不會更改(跟我的兄弟了一下原材料的行情后,報出了原價。),盡請放心。并且我跟她說明,這是一個很大的定單,把它接下來需要我們之間緊密合作,所以我們工廠一定會成為你的堅強的后盾,如果有什么問題,請及時與我商量。之后我老總就天天問我,那個客戶怎么樣了?有沒有回信。每天一見到我就問,我有時候真覺得尷尬,我也想接這個單子嘛。
體會:到這里事情又告一段落了,我當時的想法是。也許這個客戶是還是在詢盤,但是當時客戶已經(jīng)要求我們寄樣品了,能的就是滿足客戶的要求。對報價也很有講究,現(xiàn)在報價格的日期跟出貨的日期相隔了半年,萬一那時候材料漲價,這個漲價幅度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利潤,甚至虧本,這可不是玩笑。所以真的也要老天保佑了。當時我也考慮過,我們工廠是不是接的下這個單。有這個能力嗎?在半年內(nèi)20萬臺?根本不可能,如果真接下來了就要跟其他廠去采購了,質(zhì)量控制呢?不管了,先跟客戶談了再說,絕對不可以直接拒絕客戶,而且我想真的接下來了,公司上下齊心協(xié)力,一定可以出來的。話雖這么說,心里還是慌的很。但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能力,雖然只了3個月的外貿(mào),有信心!
之后,我一直跟客戶。并且也有調(diào)查,就是向其他工廠詢價,探底。但是客戶給我的回信越來越少了。她基本上是階段性地詢價,確認價格。但到8月底,完全沒有了消息。我一直給客戶寫信,總是找著理由寫email過去。但就是沒有消息。心里越來越?jīng)]有把握,越來越焦急,慢慢地變成了失落感,一始的熱情,變成懷疑,最后變成失望。9月底,一個月過去了,完全沒有消息。雖然沒有消息,但我還是堅持給客戶最新的信息,以及在郵件里從側(cè)面打聽那個定單的信息。又是半個月過去了,10月中旬。我終于忍不住了,想到了那個名片。只有打電話過去了。但是客戶幾乎兩個月沒有跟我了,我怎么說好?由于沒有名片,又要向上司去要,雖然說我想客戶由我在,但是這個要名片的事情也蠻尷尬的。突然想起來有他們廣州公司的號碼(客戶寫在郵件最后)。不錯,電話通了,但是那邊的人說我要找的是他們的總經(jīng)理。我有點不感相信,因為客戶才30幾歲的樣子,很年輕。于是要了香港公司的
后變成無奈。最后,我決定再給客戶發(fā)一封問她是否還有意向與我們合作,如果沒有的話,希望她能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復,我們也好去尋找其他客戶。這封郵件我寫得相當認真,表達了我的失望和無奈。幾天后,客戶回復我的說他們最終決定不與我們合作了,原因是其他供應(yīng)商給了他們更好的價格和服務(wù)。
體會:這確實是一個遺憾的結(jié)局,但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。首先,不能一味地降價,降價并不一定能吸引客戶,還可能讓客戶懷疑產(chǎn)品的質(zhì)量。其次,及時溝通是非常重要的,不能讓客戶感到我們對他們的關(guān)注和關(guān)心減少。最后,要盡量保持冷靜和理性,不要過于依賴一個定單,要有備選方案。
part two----分析與討論
回想這個接單過程,我認為自己還有很多需要提高和學習的地方。首先,需要提高自己的談判能力,學會更好地與客戶溝通和理解他們的需求;其次,要提高產(chǎn)品知識和行業(yè)知識,以便能更好地回答客戶的問題和解決他們的疑慮;最后,要加強團隊合作,提高工作效率和質(zhì)量。
有了這次的經(jīng)驗,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會更加成熟和穩(wěn)定。同時,我也非常感謝我的老板和同事們對我的支持和指導,沒有他們的幫助,我不可能完成這次接單的過程。感謝大家的關(guān)注和支持!如果有什么問題和建議,歡迎大家指出,我會虛心接受并改進自己的工作。謝謝!
hardly,年紀輕,不懂事,嘴上無毛,事不牢。我記得我大學的時候,我的畢業(yè)論文的導師對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說,某某這個人,其他都好,就是事情太輕率了。后來我的那個朋友跟我說了這話。對我的觸動很大!從此以后,我事情都要到塌實,非常努力地去,有時候不想,是逼著自己去的。
恭喜樓主!謝謝分享!說實話,我覺得他始的詢價只是一個技巧,后面才是實在的單子。他如果下這么大的單子的話,不會不問你們的生產(chǎn)能力的。后面真正給你下單很可能也是因為升值,其他公司紛紛漲價,而你們一直保持優(yōu)惠價格,所以最后才花落你家的。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?
回麥克,我也這么覺得,可能是個技巧,而且那個A型說比預期價格高了一個美金,那也是壓價方法。價格肯定高,因為我也是從別的工廠問來的價格,但是不可能高一個美金這么多。這個我也是明白的。升值問題,我會在后面繼續(xù)提到。請繼續(xù)關(guān)注,謝謝
我覺得樓主有些話說得很有道理,和客戶業(yè)務(wù),千萬不要急著問人家什么時候下訂單啊,訂多少之類的問題,我覺得我們這些業(yè)務(wù)的最主要的就是盡量及時地滿足客戶合理的要求,好服務(wù),不管他們詢了多少次價,問了多少問題,訂單很有可能就是從你良好的態(tài)度和積極的工作熱情中誕生出來的!
我也有一個正在的客戶,是今年四月份的時候老板從香港展會上帶來的,那時候我還沒來公司上班,從展會回來,這個客戶是一直沒有消息的,但今年九月份的時候突然發(fā)了封詢價的因為客戶是說英語的,老板就把這個單子轉(zhuǎn)給我了,讓我和他。期間他對很多型號的產(chǎn)品都有詢價,還問了很多細節(jié)的問題,包括起訂量,包裝,付款方式,甚至技術(shù)問題(要知道技術(shù)問題對我這個剛到廠里了不久的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,而且技術(shù)方面的英語我也要現(xiàn)學)。
剛始的時候我也很心急的,和客戶來回發(fā)了七八封就想著訂單啊我的訂單應(yīng)該就在眼前了吧,就在我暗自高興的時候,客戶突然和我中斷了,期間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,我那個郁悶啊,然后我就一直在考慮和他交流的時候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。
但到了十月中旬,有一天早晨剛一上班我打郵件的時候又發(fā)現(xiàn)了這個客戶的
樓主真的很用心
像寫這篇文章,用心地讓人崇拜
天下無難難,只怕有心人,恐怕也只有樓主這樣的年輕人能得好一些
我總是感覺自己面對客戶,面對工作,面對人生不夠認真
真我的性格就這樣,希望像樓主學著點
哈哈,祝樓主2006年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